景区概貌 景区位于庐山之西,上依锦绣谷、龙首崖、九奇峰,下邻东西林寺、岳氏名园故址,面积7950亩。距九江市区15公里。景区“山水含清晖”、“雄、秀、险、奇”浑然一体,有“山水绝胜”、“庐山第一景”之誉。涧内瀑布,史册垂冠,《后汉书地理志》载:“庐山西南有双阙,壁立千余仞,有瀑布焉”。庐山第四纪冰川遗迹极富典型性,冰川盘谷、冰川条痕、冰川擦槽等各成其形;铁船、天池、桅杆、千佛等18峰联襟,叠嶂争峻雄;69座人物、动物等物体石像,浑朴天成,形态逼真;“石门衔日”、“龙虎争胜”等天然壁画,灵气浩然,堪称“神仙同化物”。景区植被覆盖率90%,空气湿度大,易生云雾,为庐山最著名的“云雾窟”,东晋即有“虎溪桥边月,石门涧中云”之颂;又因特殊的自然环境和地形,时而出现奇妙的“佛灯”、“佛光”景观。
晋隆安四年(400),慧远率众游此所作《庐山诸道人游石门诗序》,为中国文学史上最早山水游记。南宋谢灵运曾筑石门精舍,唐孟浩然、李白、白居易、宋范仲淹、苏轼、朱熹,金元好问,明王思任、徐霞客等登临揽胜,索隐寻幽,留下诗文200余篇和一批刻石;当代蔡若虹、杜宣、殷有为等亦有题书。
1991年3月始,庐山综合垦殖总场赛阳分场组织开发,相继修复文殊精舍、开慧泉、观云亭及慧远碑、白居易诗碑。1995年,离退休老干部王盛伦等成立“石门涧旅游开发有限公司”,进行基础、文化、生态建设。至2000年,修筑花岗石步道3200米,水泥、沥清公路3000米,桥梁12座及冲浪浴场、篝火滩、野炊场、休闲山庄。栽种香樟、凤杨、樱花、海棠等百余个品种花草树木。恢复龙泉精舍、讲经台、读书床、三笑友观云台等景观;整理石门精舍、天池草堂和20余处寺院故址及天阙、铁云山铭、石门第一关等古刻石。新建王西林中国画艺术院、章志远美术馆及三妙亭、龙宫宁、杜宣亭、桃花源长廊、会仙阁;将蔡若虹等题书勒于各处崖上。经过开发,整个景区初步形成12个各具特色的游览区;锦绣园(阳明路口-塔坞)、杜宣园(铁索桥-龙头岩)、情人园(龙头岩-大象岩)、会仙园(大象岩-逍遥潭)、三星苑(逍遥潭-爱国石)、爱国园(爱国石-山神庙)、盘石园(山神庙-缘渊池)、绝壁园(缘渊池-香果树)、神龙宫(香果树-百丈梯)、铁船峰(玉人泉-峰顶)、难生谷(九天揽月-宝珠峰)、古僧道(卧龙岭-清凉台)。主要景点有U型峡谷、外石门、虎踞文笔、卧龙昂首、杜宣亭、拜堂树、情人谷、会仙园、太古遗音、读书床、冰门槛、逍遥岛、西林画院、八仙石像、开慧泉、千佛殿、根雕巨龙、远公堂、福寿池、蝙蝠洞、寿星峰、咒裂石、石垒经书、岳飞石棺、石门大佛、试剑石、讲经台、龙虎壁画、鹰咀石、洞里白蛇、石门大瀑布、一线瀑、青龙潭、九龙潭、白龙潭、三笑友观瀑台、仙人脱靴、迎客松、坦克石、观云台、狮子崖、三妙亭等。
景点选介 石门涧峡谷 峡谷长约1.2公里,谷底海拔400-800米,两侧陡峭壁立,峭岩如削。自上而下仍有阶盆结构残留,阶处峡如石门匍然中开,盆内开阔,巨石满布。宋《太平寰宇记》载“石门涧在(庐)山西,悬崖对耸,形如阙当,双石之间悬流数丈”。周景式《庐山记》载“水道双石之中,悬流飞瀑,近三百许步,望之连天,若飞于霄汉之中。谷中有修林万顷,伟木千寻,日月之光罕照焉”。
会仙园 在谢灵运草堂遗址下隅,从大象岩起至逍遥潭,传为吕洞宾、何仙姑等八仙落座的8大巨石,依如古昔,园中有太古遗音、神仙缝、三友石、读书床、西林画院,在会仙阁可仰视铁路峰上八仙石像。
开慧泉 在逍遥岛至爱国园途中,传为慧远用手杖3次敲打地面小函而涌出清泉,喝了泉水能使人聪明,故名,与东林寺的“聪明泉”为姊妹泉。此泉破崖而出,萦回于奇石之中,水量久雨不增,久旱不减。
石门精舍 为晋慧远安居及佛堂,面对青龙、黄龙所戏的宝珠峰,背靠卧龙腰。民国《庐山志》载:“是远公有精舍在石门”。清方体《双桥记》云:“又北则远公石门龙泉精舍在焉,今名文殊庵……”。因年代久远,几度兴废。今在舍基上建千佛殿(置玉佛1048尊)、远公堂、根雕巨龙(获世界基尼斯证书)厅。
蝙蝠洞 在爱国石至山神庙途中石壁上,俗称“盐老鼠洞”、“鸟儿洞”。民国27年(1938)农历七月,日军残酷杀害洞内50多名手无寸铁的当地农民。1995年,中共庐山区委、区人民政府将此洞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。
咒裂石 亦名小石门,在讲经台下百余米,可望“一线天”。《庐山纪事》载《高贤卷》云:“天池山下,有巨石障路,僧慧持往诵“尊胜咒”千遍,石裂为二,故称“咒裂石”。
讲经台 位于涧内丁字路口,一巨石高4米,宽3米,长5米,传为慧远与众僧、众友在此讲经弘法、议论世事场所。90年代,僧静缘刻“阿弥陀佛”、“善、缘、空、梦”、“我是谁”。“我是谁”3字1米见方。
龙虎壁画 在绝壁园,30年代地质学家李四光考察庐山地质时发现,定名“龙虎斗”;1996年庐山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时,专家公认是稀世珍宝,更名“龙虎争胜”;1997年,国家文化部部长高占祥题字时说:“我们都是龙的传人,虎是华厦吉祥物,龙虎本有性。文化大革命斗的太苦了,不能再斗”。即题“龙虎情”3字。
石门涧瀑布 在狮子崖、百丈梯之下,“有涧水名石门涧,为众泉之宗。每夏霖、秋潦,转石发树,声动数十里。水出岭端,有双石高耸,其状若门,因之石门有目。”瀑水注入乌龙潭,水量极富,悬崖飞腾而下,声如雷鸣,震撼峡谷,匹练倒悬,银丝四注,构成独特的白色浪花型瀑布。唐李白《庐山谣》云:“金阙前开二峰长,银河倒挂三石梁”。明徐霞客称道:“其下喷雪奔雷,腾空震荡,耳目为之狂喜”。此瀑紧邻为“一线瀑”,瀑水在沿倾角约45度的狭窄沟谷中向下奔驰,成一长达500米,宽仅1米的白色飞流,别具特色。
铁船峰 在涧南,与天池峰对峙,峰顶有巨石如船,其色铁青,故名。峰顶有“孔雀东南飞”、“鹰嘴石”、“通天石”;峰东侧岩壁呈90度垂直,相对落差307米,长420米,是第四纪冰川留给庐山唯一巨型冰坡,绝妙神奇。明萧士玮形容其“芙蓉削出插天半,千尺无枝不着土”。此岩壁对面为天池峰壁,高大挺拔相似,属砣砂岩层,是第四纪冰川留下的冰溜面,部分光滑裸露明显,层岩层林,秀丽壮观。两个岩壁对峙,形成摩天石门、“石门衔日”奇观在此。
狮子崖 在涧东,长300米,相对高差大于百米。谷坡陡峭,众多巨石堆积,状如群狮过涧,有兀然如悍士相扑者,有张牙裂髭观望者,形象逼真,妙趣横生。邻有文殊崖、方印崖、清凉崖等。
观云台 在卧龙岭,亦称“危楼耸阁”、“闻涛阁”、“钓鱼台”,从下仰视,像座宫殿,故名。此台为一巨石,上削下陡,光滑平旷,可坐数十人,传为慧远在此观涧景,察江湖,诵经谈事之处。唐白居易触观云台之景而生情,以怀念慧远,借石门涧“清晕如古昔”的山水,发出内心“空旦夕”的感叹。
碑碣题刻 金刚经 宋 苏轼书。
铁云垛 明 王思任书,在石门谷口铁云山壁。
石门第一关 明 一鸣题,在千佛峰上。
重建双桥记 清 方体撰。
甘众桥记 清 陆梦龙撰。
重建浔阳驿七桥记 清 朱启撰。
石门涧 在涧内水中大石上,无署款,《庐山小志》载为蔡增秩书。
天阙 清 嘉庆丙子蔡瀛书。
宋释德洪题浮泥壁 凡165字。
石涧桥 王宗沐书,在涧下流之一桥。
报国寺 在天池山下。
天池草堂记 清 方体撰书,在废报国寺基。
问月台 在废报国寺基北。
为善最乐 清 松筠书,在废报国寺基。
铁云山铭:欢呼铁云,闵景韬灵。天开神秀,玉阙金庭。深探秘奥,仰扣仙扃。人流翠雷,叠锦堆青。维幽履坦,其视斯铭,清方体题。
静观台 许世英书。
石门景秀 殷有为书。
龙虎情 高占祥书。
江山留胜迹 杜宣书。
庐山真面目 宛在石岩中 蔡若虹题。
喷雪奔雷 腾空震荡 孙轶青书。
层峦耸翠 王西林书。
千佛峰 秦润波书。
陡峭险峻 秦润波书。
匡庐绝壁 黄琦题。
三妙亭 姚公骞题。
两峰浅黛藏三妙 一斛明珠落九垓
周銮书句,姚公骞书。
栩栩如生 灵气浩然 王照华题。